網頁

2008/09/22

WK02 圖資學 演進與意涵

今天精神狀況不佳,並不是要替自己找什麼理由,但前兩天真的是太累了,眼睛也是到現在還在腫,真的很不舒服呀>"< 我要感謝「七萬本漫畫」這關鍵字救了我,瞬間趕跑所有的瞌睡蟲,從那之後我就一直很清醒了。

--

今天老師丟了好幾個問題給我們,像是圖資界裡公認的「大師」?圖書資訊為何存在?存在的價值為何?

關於「大師」,老師提出杜威及阮甘納桑,而我只想到國內的王振鵠教授......也許幾年之後,現在教導我們的教授們,或是十年二十年後,曾經坐在旁邊的同學,也會變成大家心目中的大師呢XDD

在很久很久以前,圖書館之所以會出現,是為了解決「資訊擷取的問題(information access problem)」,而在科技發達的現代,許多資訊都能透過各種管道取得,現代圖書館所面對的問題,反而是「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以及人們的「資訊焦慮(information anxiety)」。

圖書館所提供的資訊選粹服務(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其實便是想解決資訊焦慮,但有同學提出,這項服務往往令人感到更加焦慮(囧),因為會發現自己有愈來愈多的東西要去吸收。我是想到RSS的運用,也與SDI的功能類似,雖然我鮮少使用,但覺得還算是蠻方便的玩意兒,能夠省下不少時間。

大略講完了「圖書資訊學」本身之後,也談了與其他學科的關連或差異,如:
  • 目錄學:關心外在
  • 文獻學:關心內容
  • 科學資訊:關心技術
目錄學家就像收藏家,例如收藏鋼彈的民進黨立委鄭運鵬、珍藏熊熊的民歌手王海玲,以及蒐集了七萬本漫畫的洪德麟(←原來是他,我有修過他的漫畫課耶!)。

--

筆記
  • You get what you plan.
  • 成功三要素:態度、機會、能力
  • 一門現代科學的發展動力來自兩方面:強烈的社會需求、學科內部理論機制的活力。
  • 經驗知識的影響遠大於理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