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8/10/25

WK06 社科研 Proposition and Hypothesis

◎行動
在一開始,我們先檢討了上週的作業「命題與假說」,為了上傳大家的PPT,花了一段不短的時間。之後教授便與提出問題的同學展開討論。

以下是我寫的命題與假說:

Proposition

Hypothesis

1: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1: It is very likely that a tribe's population has an influence on communication.
2: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dividual's stock of knowledge.2: It is very likely that individual's stock of knowledge is related to tradition.


會想到第一點是因為這篇文章中有一段寫到
"Besides, they like to talk with others, because the population of the tribe is small all people know one another; chatting with other is considered polite."

翻成中文大概就是說「他們(台灣原住民)喜歡與他人談話,因為部落中的人口很少,且彼此都認識,與他人聊天是一種禮貌的表現。」其實這只是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句子,看文章的時候可能只是瞥過去就算了,我只是突然覺得「喜歡與他人談話」跟「部落中的人口很少」有相關嗎?

◎認知
將概念轉化成命題的時候,要有很明確的定義,例如要用何種測量方式來驗證、觀察,總之,在一個完整的研究中,每個名詞、概念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就對了!

寫命題與假說時要注意的五個重點:

  1. scope of the concept
  2. number of concepts
  3. corespondance between propositions and hypothesis
  4. is the hypothesis the testable version of proposition
  5. includeing an expression of the likelihood/prob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剛好最近臉上突然狂冒痘痘,我在想不知道是因為換了洗面乳還是換了化妝水的緣故?針對這個現象,我寫了命題與假說,不知道對不對?

  • 命題臉上冒痘痘是因為換了洗面乳。
  • 假說使用不同的洗面乳會影響到皮膚狀況嗎?
當我們對知識結構的理解不完整時,會覺得不確定、挫折、沮喪,而「理論」就是要讓我們了解由「不確定→確定」與「挫折→滿意」這個狀況的形成過程。

另外,美美老師也提出她的問題,即「在理論化過程中,碩士論文的程度要達到哪一個層次?」Foster老師認為「碩士論文尚不足以做論文的『研究發現』,頂多只到中間那一層。」

沒有一個理論能夠永久留存,時常要被驗證、更新、推翻,這就是科學的運作。

◎感受
從這堂課中,可以感受到做研究的「嚴謹」,必須有很清楚的脈絡、定義,不像我們日常生活的對話用語或文字,只要能夠彼此溝通即可,更重要的是,就像「理論」一樣,一個研究成果也必須時時被檢驗、更新,因此一定要很準確,才能夠在該領域中站得住腳,如同一些經典的文章一樣,即使過了十幾二十年,依然被大家奉為圭臬。

沒有留言: